4月9日至19日,约克大学政治学系荣休教授沃纳·博内菲尔德(Werner Bonefeld)受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在北大开设为期两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当代批判理论”系列课程,与同学们交流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批判理论的源流、内涵和当代价值。来自哲学系、数学科学学院等院系以及学院本硕博学生150余人次踊跃参与到本次课程中。
沃纳·博内菲尔德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沃纳·博内菲尔德教授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为基本线索,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物化、商品拜物教等范畴,进一步深入到无产阶级切身感受的个体异化和阶级剥削,并力求理解隐藏在政治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实质。
第一节课以《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arx’s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s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为题,区分了三种批判方法:内生批判(Immanent Critique)从社会本身的规范和价值出发来审视和质疑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矛盾和问题;系统辩证法(Systemic Dialectics)试图理解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运作路径,特别是资本作为自我增殖的价值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批判的辩证法(Critical Dialectics)不仅关注经济范畴的批判,更深入到这些范畴背后的社会关系,揭示其如何构成和维持资本主义社会。以上批判方法是本课程贯穿始终的方法论。
教授为大家介绍批评理论方法
第二节课介绍《物化与总体性》(Reification and Totality),从卢卡奇对物化的具体过程的理解入手,从两个方面理解物化理论,一方面是劳动时间被测量,另一方面是社会成为一个独立于个体的系统与过程,资本家与工人在其中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资本的自我增殖迫使人为满足资本系统的需求而不是自身需要而劳动,价值成为这一过程的终点。在此后的两讲中,博内菲尔德教授引出对物化根源的分析,即《马克思与宗教批判和商品拜物教批判》(Marx and the Critique of Religion and of Commodity Fetishism)与《论货币作为一种社会形式及其力量》(On Money as a Social Form and Its Power)。
教授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博内菲尔德教授带领同学们探讨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宗教批判与《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宗教世界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上帝是人类自身创造物,是自我意识的投射,而商品拜物教正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神祇”,人们受制于自己创造的商品,商品承载着社会关系的神秘化表现。商品拜物教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受剥削和劳动的社会性质,使人们将商品看作是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具有自然属性的实体。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出卖劳动力,用工资换取维持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货币遂成为无产阶级出卖劳动力以谋取生活的枷锁。
博内菲尔德教授通过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和货币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处境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第五节课以《经济客观性与阶级斗争》(Economic Objectivity and Class Struggle)为题,比较了斯密和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马克思没有止步于斯密描绘的理想世界,进一步剖析了生产环节中的阶级关系:工人只能不断出卖劳动力,被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法律保证的平等交易,实质上是征服者用抢来的钱购买商品,只有解剖古典经济学中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平等性,才能看清资本家如何通过饥饿的鞭子迫使工人劳动。在下一讲《原始积累与剥削积累》(Primitive Accumulation and Accumulation through Exploitation)中,博内菲尔德教授延续这一思路,揭示资本主义的秘密,从整体上考虑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实质。
教授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在下一讲《作为社会的政治形式的国家》(The State as the Political Form of Society)中,博内菲尔德教授藉由批判理论阐释了对国家概念的理解以及国家在阶级对立中的角色。马克思通常视国家为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服务于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在批判理论看来,国家不是超生产方式的、一成不变的实体,而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不同体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既被社会关系塑造,又参与到塑造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这种批判思路把矛头对准社会关系,发扬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积极传统。
教授与大家讨论交流
在课程最后,博内菲尔德教授总结了两周以来的讲授内容,帮助同学们理顺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展开,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出参考性意见。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教室内充斥着思想的碰撞,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博内菲尔德教授的创新性思考、深入有力的阐释和亲切平实的风格获得了一致好评,大家饱满的学术热情和求真精神使该课程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撰稿人:杨婧晗、张仕第
审稿人:李洋、姚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