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当地时间2025年5月12日,为庆祝柏林与北京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三十周年,《一个山村与一座皇宫的故事——琉璃渠村“琉璃官窑”旧址摄影考察作品展》摄影展在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揭幕。本次展览由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与北京大学校友摄影俱乐部联合主办,德中校友摄影俱乐部协办,旨在通过影像语言,展现北京中轴线与京西琉璃渠村之间鲜为人知的历史纽带,并讲述民间力量自发守护中华文化遗产的动人篇章。

展览缘起是2024年9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魅力北京”代表团张际副部长率团访德期间的文化交流。展览开幕式由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罗梅君教授主持,现场汇聚了中德文化界重要人士。“荒野寻珠”摄影小组代表、知名摄影师于芳女士,德国柏林州政府友好城市关系负责人佩特拉·施瓦茨、柏林自由大学国际合作部代表卢昭烈博士、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王钟欣博士等百余位嘉宾出席开幕式。施瓦茨女士高度评价展览“以独特视角深化两国民间理解”,卢昭烈博士则强调“影像艺术正在成为跨文化对话新桥梁”。
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潘璐院长在介绍中强调,本次展览以北京中轴线为切入点,揭示了故宫等皇家建筑与京西琉璃渠村的深厚渊源——数百年来,这座山村始终为紫禁城提供着象征皇权的琉璃构件。展览通过“荒野寻珠”小组的镜头,记录了琉璃渠村从传统官窑停烧到文化复兴的转型历程,展现了民间匠人守护文化遗产的执着精神。

作为展览核心的“荒野寻珠”摄影小组,由北大校友刘学红、于芳、于冬梅、彭艳、吴春梅五位女性摄影师组成。她们历时数年深入京西古道,以田野调查与口述史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沿线文物的系统性影像存档。小组代表于芳女士在开幕式上分享道:“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唤醒公众参与的媒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本次展览以多元视角构建起传统与当代的对话空间,既是对民间匠心的致敬,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呼吁。展览由于芳、潘璐、北京博物馆学会副会长祁庆国共同策划,并由设计师傅雪痕(Sören Vogler)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不仅呈现了视觉上的震撼,更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通过“荒野寻珠”小组的镜头,观众可以感受到民间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展览的举办,不仅为中德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