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3
  • 新闻快递

9月20日,北京大学外籍教师俱乐部组织来自历史学系、中文系、科维理所、化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院系约20位外国专家,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专一同前往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参访交流,与国家版本馆联合举办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化交流日(第七期)活动,沉浸式体验中华文明瑰宝。

中国历来重视版本资源的保存与传承。从周朝的守藏室、汉代的天禄阁,到唐代的弘文馆、宋代的崇文院,再到明代的文渊阁与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始终承担着文化培根续脉的重要使命。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中国国家版本馆自2022年7月正式开馆以来,已成为融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新地标。馆内陈列涵盖古籍、书画、碑帖、青铜器、粮票、货币等各类珍贵展品,系统呈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

活动现场

在版本工艺展区,外专们学习了解了中国出版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工具、近代新闻印刷版,到标志中国报纸编排史重要转折的《经济日报》。在历史文献展区,明朝万历年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苏轼《西楼苏帖》宋拓本、清代《殿试策》、《论语导读》外语译本、《永乐大典》影印本等珍贵文物,引起了外专们的浓厚兴趣。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他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交流、提问与思考,深切感受中华民族在文学、哲学、艺术、地理等领域的卓越成就。

互动体验

在互动体验环节,外专们分组参与了中国书法、古籍修复和雕版印刷等传统文化实践项目。许多人第一次执毛笔书写汉字,亲手操作雕版印刷,或在修复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古籍修复的精湛技艺。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通过亲手实践,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厚度。

德国籍雷大年(历史学系)称赞“版本馆规模宏大、展品系统,是一节生动的中国历史文化课”。俄罗斯籍妮娜(中文系)表示“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中华文明的美丽与深邃”。巴基斯坦籍阿依莎(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认为“活动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全面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活动合影

此次中国国家版本馆之行,不仅搭建起一座联接中外、交流互鉴的文化桥梁,使外专们深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效促进了各高校外国专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背景链接:

北京大学外籍教师俱乐部(International Faculty Center)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于2010年创办,旨在为全校外籍专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其了解中国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并优化学校引智环境。成立以来,俱乐部定期举办特色主题活动,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体验、学术讲座与交流、感知中国为核心的三大活动主线,成为外籍教师感知中国、增进跨文化理解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