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12
  • 深度报道
  • 赵馨宇

当清真寺高塔上传来祷告的悠长呼吁,空气里弥漫着阿拉伯水烟薄荷混合苹果香的味道

我们漫步在一千零一夜的古典色彩的梦里

当波斯湾两岸灯火阑珊,摩天大楼璀璨的光芒洒在金珠碎玉般摇曳的梦幻海面上

我们寻觅着阿拉伯世界现代化的足迹

活动背景:中阿跨文化交流之路(China Arabia Multicultural Exchange Link,以下简称CAMEL)是由SICA成员于2015年发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中国阿拉伯国家交流活动。CAMEL旨在建立中国与阿拉伯精英大学生之间的网络,连接中阿各领域未来领袖,将文化交流作为项目的起点与基点,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促进中阿青年的相互理解和终身友谊的建立。

CAMEL标志.jpg

CAMEL标志

初心——“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肖意达是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2013级本科生,也是CAMEL的创始人之一。谈及CAMEL的定位,他在“精英”“未来领袖”等关键词之中选择了“探路者”。“毕竟项目中文名是中阿跨文化交流之路,它的本质是路,”肖意达说,“而创办CAMEL的原因,正是我和其他成员希望与更多北大同学一起,探寻连接中阿两种文明的道路。”

创办CAMEL的想法其实始于他大一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思考。刚入学时,以背记为主的外语学习与肖意达对大学教育培养思维、扩充知识的期待大相径庭,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创造一个与同仁理性交流,分享见解的平台。在与各国青年的交流中,肖意达发现,即使在全球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也没有使各种文化身份彻底趋同。在中国日益变成多元文明交融的舞台时,中国青年应当如何看待中外文化的异同?他一直希望能与同样有着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青年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大一下学期,吴冰冰老师教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让肖意达了解到一个乱中有治、多元文化交融的中东,而吴老师的人格魅力更使他渴望在行万里路中格物致知。于是大一暑假,肖意达决定去以色列参加暑期学校——这两个月的亲身体验彻底改变了他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更促使他创办了这样一个平台。

“暑校生活打破了我对中东原有的想象,”肖意达说:“我的四位阿拉伯舍友有基督徒,有穆斯林,有无神论者还有不信教的贝都因人,彼此经济背景、身份认同都很不相同;和他们两个月的朝夕相处让我真正明白中东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各种因素的交织与融合。”

在这两个月里,肖意达深刻地感受到了全球化影响下中阿青年物质生活的趋同:“我们都喜欢喝可乐吃披萨,都关心《权力的游戏》中人物的命运浮沉。”另一方面,在精神世界他们又有许多差异:穆斯林礼拜之后为何会神清气爽?基督徒如何听到神在说话?阿拉伯的无神论者承受了阿拉伯有神论者什么样的压力?与阿拉伯人同居一室的经历促使肖意达思考全球化中的同与不同,以及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交流的问题。他逐渐明白,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与相关群体建立深度联系后才能慢慢理解,也正是这些差异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动力与意义。

在深入了解阿拉伯同学之后,肖意达也意识到了自己与西方同学在知识积累方面的巨大差距,而这正是CAMEL诞生的重要原因。“诚然,在互联网时代,书和新闻作为公开的知识获取渠道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肖意达说:“但西方的中东研究者有着对中国中东研究者所不能及的隐形优势。”在社会氛围方面,西方从几个世纪前就开始经略中东,经验代代相传,因而在美国人的意识里中东跟印度、中国一样,神秘却并不危险,去中东不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强烈反对。相反,在此做出一番事业还会得到支持甚至是激励,因而相当多的美国大学生亲自体验过中东,有人甚至常驻中东以进行田野调查和其他实践工作。从族裔方面考虑,很多西方同学是中东裔,他们在文明内部的视角很好地补充了文明外部研究者的观点。同时,西方同学学术背景非常多元,“一起在以色列学习的美国同学来自国际关系、政治学、语言学、文学、神学等不同专业,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学科知识探索、分析中东地区,以建立对该地区的认知,”肖意达回忆,“在这一多族裔和多学科背景下的讨论中,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他人的视角中获得认识中东的新途径,并可能在未来补充其他学科知识以拓展分析中东的视角,进而在前人对中东已经很深厚的认识积淀上完成方法和理论的创新。”

为了使更多的中国青年有机会了解中东,不会因对这片土地的误解与偏见放弃相关知识积累、甚至失去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机会,肖意达决定创立CAMEL。它是以游学中东为特色的跨文化交流平台,鼓励中国青年依靠多元的专业知识体验中东,加深中国对这一地区的认知,逐渐缩小与西方国家在中东方面的认识差距。正如吴冰冰老师所说:“我们不能始终借着他人的眼睛看世界,只有我们的眼睛中看到了这些,我们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初访——揭开中东的神秘面纱

在萌生创立CAMEL的想法之后,肖意达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筚路蓝缕,开始了一波三折的筹备过程。作为第一个中阿大学生文化交流项目,其中的艰辛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老师、国际合作部综合办公室主任罗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项目同侪团结一心,相互勉励,每个成员对这一项目“沟通中阿文明”价值的深度认同更给了大家坚持的勇气和动力。

2016年2月14至21日,北京大学CAMEL项目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大学,参加了第一届北京大学-卡塔尔大学文化交流活动。会期中,来自各学部,有着不同知识背景的代表以“中国与海湾国家”为交流基点,探讨了“中国-海湾国家关系”“中国-海湾国家媒体对比”“海湾国家社会流动性”三个议题,并在布鲁金斯多哈中心、卡塔尔基金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机构进行了一系列参访与考察。此外,北大同学还与中国驻卡大使进行了面对面交谈。

在丰富的交流、体验活动中,肖意达印象最深刻的是去本地人家中做客的经历,“人的生活总是最走心的,当进入了一个人的家中,才算真正融入这一社会。”他这样解释。“当时所有男生都被邀请到了当地人在沙漠中的会客厅Majlis,而这一家族从德高望重的族长到刚蓄上胡子的青年人全部出席。在观察他们的座次,喝茶聊天的方式时,我体会到了阿拉伯家庭中依照长幼形成的尊卑秩序;在他们杀鸡宰羊,用最好的饮食宴请来自远方的客人时,我体会到了书中所说的阿拉伯游牧部落好客的传统。”在这一环境下切身感受到的阿拉伯传统社会的温情让肖意达理解了更“无情”的现代性在海湾社会中遭遇的强大阻力,这种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是资料的整合与理论的推演所无法比拟的。

代表们在DESSERT SAFARI中骑骆驼.jpg

代表们在DESSERT SAFARI中骑骆驼

作为阿拉伯语系的学生,肖意达此前已经对中东有了一些认知,但这次交流活动使他的很多看法发生了转变。当时接待CAMEL代表团的卡塔尔同学全都是带黑色头巾穿黑色罩袍的女生,甚至有人把脸全部蒙住——这是国人眼中典型的阿拉伯妇女形象。肖意达原来也以为海湾女性穿成这样体现了其文化的封闭保守,但交流之后他才发现她们的穿着实际上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海湾地区非常炎热,用头巾蒙头可以减少阳光暴晒对头发的伤害;穿罩袍可以走路生风,故而周身凉快。此外,卡塔尔小国寡民的社会状况和以家族为基层单位的社会结构也有很大影响:卡塔尔当地的年轻女性大多通过各类社交活动打过照面,她们很爱八卦他人的家事,而当地家族极重视名誉,由此形成了女性之间互相监督的风气,稍越雷池一步就可能被他人知道,继而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使本家族蒙羞。据肖意达回忆:“当时我们一群人跟几个女生逛街,十分钟后某女生的远房阿姨就来问她为什么要跟外国男生在一起,并嘱咐她要知道界限,因为阿姨的一个朋友看到了这个女生。”这一八卦网络让许多年轻女性不胜其烦,她们为了保护隐私索性把自己全蒙上。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jpg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会期使肖意达更多地了解了海湾女性的生活与思想,而头巾这一细节更使他印象颇深:“通过多哈会期的经历,我明白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仅依靠表象对一种文化现象下结论做判断,一定要通过交流观察和思考,掌握实证材料后进行合理推断。”对于很多中国青年而言,中东也正藏在黑纱下,穿透黑纱,需要敏锐的世界性眼光,更需要研究者在当地实践体验中获得的直观印象。

创新——青年外交,撬动世界

在中阿大学交流之外,CAMEL也一直致力于打造“CAMEL+”平台,希望以文化与社会的相互理解为核心,通过实践活动撬动更大社会资源,以促进中阿青年之间的深度了解,同时承担青年外交使命,对中国和阿拉伯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2016年6月,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我们与他们的未来”的展览。CAMEL携手中国国际法促进中心(CIIL),联合荷兰驻华使馆、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将50幅从土耳其带回的叙利亚难民营儿童画作展出。刘静看到了画展的消息,便抱着好奇与期待前去观看。难民问题由来已久,在人道主义救援之外,还牵涉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内政外交、地缘政治、宗教民族、生态资源等多种问题,孩子的视角因此显得格外单纯动人。“孩子们的画作中既有小我的美好期盼,也有大我的和平梦想,他们如想象中一样单纯,却又很有思考。”刘静说,“由于画展是艺术的形式,直接的改变不多,但会让自己觉得平时高谈阔论的国际政治,就很真切地现实发生着,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也许关注就是一种力量吧。”

长大后,我希望成为一位美丽而幸福的女人.jpg

长大后,我希望成为一位美丽而幸福的女人

2017年7月,CAMEL代表团以“难民援助与社会创新”为主题,赴约旦与以色列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实践。何英杰是阿语系15级研究生,他的本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和约旦难民问题有关,看到有机会参访约旦难民营,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考察中,项目组受到了约旦大使的接见,在难民营调研结束后,还前往联合国难民署约旦分部,向难民署官员展示了中国援助叙利亚难民的现状和此次调研的成果。在以色列,代表们拜访了多家知名的创新企业,包括清洁能源企业Homebiogas和旨在帮助巴勒斯坦经济的社会投资机构Portland Trust。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何英杰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次不经意的发现:“有一次坐车经过路边的垃圾桶,我发现有一位妇女正坐在垃圾桶旁边。我很好奇,大夏天的,为什么会有人坐在那么肮脏嘈杂的地方?旁边的司机师傅扭头对我说,其实那位妇女是一位难民,坐在垃圾桶边就能吃到新鲜的没有被污染的剩菜剩饭了,有时当地人也会特地把家里的饭菜分一些给他们。”谈到这段经历,何英杰感叹:“很多时候我们对难民生活的想象与现实是有很大偏差的,很多细节也无法通过书本和新闻报导了解,有时需要通过自己的发现。我想这也是我们不远万里而来,一定要亲身体验、亲眼所见的原因之一吧。”

代表在约旦考察.jpg

代表在约旦考察

再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在成功举办首届北京大学-卡塔尔大学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两场“CAMEL+”活动的基础上,CAMEL在其诞生的第二年进一步增加宽度与厚度。2017年2月,来自北京大学各专业的精英学生与卡塔尔学生一起以“文化遗产”“经济转型”“区域政治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初识卡塔尔,波斯湾沿岸伫立的豪华酒店和珍珠岛上鳞次栉比的商店就给龚哲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阿语系14级本科生,也是CAMEL2017年的主席。多哈之行使他对卡塔尔社会有了独特的切入口、更直观的感受和日后分析时的“内部视角”,而阿拉伯青年对中国认识的匮乏也赋予了他更大的使命感。

卡塔尔夜景.jpg

卡塔尔夜景

“在卡塔尔时有个小插曲,”龚哲浩说:“当时我们做了一个破冰游戏,是邀请学生在被问到一个国家的时候,用一个词来代表这个国家,前几轮,卡大的学生们都是“法国-埃菲尔”,“美国-自由女神”这个节奏,然而一个卡大小哥被问到中国时,憋了半天吐出一个词‘insect’,场面一度因为这个老梗变的非常尴尬。另一个例子是卡大的国际文化节,有卡塔尔学生自发组织的日本文化和韩国文化展,但却没有中国展。我们在大使馆的时候也了解到中国给卡塔尔很多资助留学名额,但是每年都有大量名额被浪费。”这些经历使CAMEL成员切身感受到了中东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匮乏,因此在今年五月的时候,项目组重新设计了一套方案,其中包含了很多新的模块和主题,希望能为中东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方案。

在多哈会期之外,CAMEL每年还会举办北京会期,以文化体验为中心,辅以议题探究,为卡塔尔师生了解中国风土人情提供多元化的平台。他们在聆听学术讲座,观看京剧、太极拳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在攀登万里长城、泛舟后海中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北京。

多哈夜景.jpg

多哈夜景

龚哲浩陪着卡塔尔的公主们在北京各个景点和机构转了好几天,对这群海湾姑娘的评价有些出人意料——“疯”:“这群姑娘们玩起来是真的疯,欢乐谷高空项目一点不怵。可能是平常富贵惯了,结果对秀水街的赝品爱不释手。印象最深的时候是临走的时候,这些姑娘们把窗帘一拉,在大巴车里面跟着音乐起舞,欢乐溢于言表。”其实在头巾和各种社会束缚下,这样的私密空间是少数她们能够真实表达自己情绪的地方,也是因为信任,她们才会把这样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

回想在CAMEL的经历,龚哲浩坦言:“以前的认知水平是只知道一个概念,阿拉伯人,而没有国别的区分,再后来你看到的也不仅是‘卡塔尔人’,而是在前面加了很多修饰语。这种越来越具体化的认知只有在你亲身和当地人深度接触后,依靠观察、体会、反思才能形成。”在交流中他发现大家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目标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家都是低头族,玩着手机社交软件。我们的卡塔尔朋友不少是毕业后在金融行业里加班加点,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和我们聚餐,也有人追求深造,去美国求学。以往我们常说的宗教束缚,婚姻包办等在卡塔尔确实存在,不少卡大毕业的女学生读书后就直接结婚生子,但同时我们也认识了更多具有很强独立意识的朋友。”这些文化中的“同”与“不同”是每个代表的直观感受,也是跨文化交流的动力与意义所在。 

转变——我们共同的未来

今年是CAMEL诞生的第三年,但就在五月,油气价格下跌导致的国家财政紧张迫使合作方卡塔尔大学重新审视对CAMEL项目的支持,CAMEL团队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往届会期回顾和新项目策划案。2018年会期主席陈庭羲回忆:“那时大家几乎每天都在边喝红牛边刷夜工作。”那一个月内,15个工作组成员在各自繁重的学业和忙碌的实习之外,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会期报告和规划方案,他们仍然记得自己争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连字符还是短横线”。一周后,“卡方愿意继续合作”的喜讯点燃了项目微信群。

师生与驻卡大使交流.jpg

师生与驻卡大使交流

成功的喜悦还未完全淡去,突发的卡塔尔外交危机就使却使努力化为泡影。在复杂的形势背景下,CAMEL项目被卡方暂时搁置,两个新任主席冯立伟和陈庭羲决定为项目寻找新的落脚点。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联系到了开罗美国大学MPA项目的主管和阿联酋沙迦美国大学的校长,通过在邮件中不断协商,最终确立了合作,而这次新的合作也为CAMEL主题的转变提供了思路。

在之前的会期,中卡两方学生会就特定议题进行讨论并做结果展示,“但是今年CAMEL改变了方向,”陈庭羲说,“因为我们不仅希望双方学生能在相关议题上有充分的交流,更希望能呈现出可以落地的成果。因此在这一次的会期中我们将以‘区域国别研究’为主线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这些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分析中国可以和阿拉伯国家进行哪些方面的合作,如何进行合作,以及风险和回报怎样。”他还表示,“区域国别研究”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一个热点,而且在当前有相当的紧迫性。以中东地区为例,中国与中东的政治经贸联系事实上已经非常紧密,但是面对许多具体的问题,比如阿拉伯国家的政权更迭、经济自由化改革等等,我们往往借助西方的视角来叙述和分析,基于中国立场的独立分析和判断还远远不够。在这一方面,CAMEL所招募的在各自领域拥有出色成就并对中东有充分关注和兴趣的代表正好为研究提供了条件。“目前中东研究主要是语言、历史、国际关系方面的学者在做,”陈庭羲说,“但涉及到中东金融市场、医疗、新闻传媒等细分领域,就需要各专业背景的人广泛参与。这也是CAMEL的核心优势所在。CAMEL 2018团队的背景非常多样,语言、金融、社会学、法律、心理学乃至生命科学都有,为进行一系列细分领域的研究提供可能。” 

中卡代表合影.jpg

中卡代表合影

谈及CAMEL未来的发展,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构想:

目前CAMEL的定位是连接中阿青年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双方能够探索对方、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并打破各自对对方的固有印象。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更想把CAMEL建设成一种“网络”,连接中阿政治、商业、文化等各领域的未来领袖,在“一带一路”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促成更多合作。对于项目本身,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多价值落地的形式,例如为阿拉伯国家的中资企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为国际组织进行议题调研等。未来CAMEL不断将尝试更多的可能,从文化交流的基点出发,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并实现多样化的价值。

——陈庭羲 2018会期主席

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我觉得这个项目的基石没变,依旧是强调青年人之间的深入相互理解和交流,但是其外延越来越广了,层次也越来越丰富了。我们逐渐探索中阿之间高强度的学术交流和研究、青年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突出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今后也会搭建中阿校友网络等。我相信这个项目以后会有更多落脚点,CAMEL的目标和能带来的成果是区域性,乃至更为深远的。

——龚哲浩 2017会期主席

我希望CAMEL可以坚持“格致中东”的理念,借活动这一平台究研究中东之理与人生之理;我希望每位成员坚持“恒产”观念,在CAMEL中找到它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用“恒心”坚持这一价值;我希望未来CAMEL人坚持精诚团结的信念,以项目价值观为支撑,对项目发展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成员内部经过讨论形成共识后诚意力行。

——肖意达 创始人

在CAMEL的平台上,中阿青年将继续携手开拓创新,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