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优秀留学生毕业生专题报道
【编者按】
每一位初入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都会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面对各种不确定的环境适应问题,如何以更多元、包容、开阔的格局对待全新的异国学习生活,始终保持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与成长,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化潮流下,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而一所大学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学子对新时代发展的关注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今年的“毕业季”如期而至,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特别推出题为“拥抱多元、互学互鉴,打开格局看世界”的专题报道,挑选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毕业生代表,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他们在高校多元文化环境中互学互鉴,在充满时代挑战的工作岗位上打开格局看世界。他们有的已在中国就业,加入国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一线互联网科技公司;有的加入国内外高校的教师队伍,成为一名“浇灌学术花朵的园丁”;还有部分同学虽然回国就业,但依旧从事与中国各行各业相关的专业工作,成为了一座座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他们将讲述自己如何走出“舒适圈”,经历不被理解的尴尬和信念不同的误解,成功与多元文化圈和谐交融,从而认识到开放思想、拥抱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大家,如何在全球拥抱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坚持打开格局,以多元视角看世界,储备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书写自己的“畅意人生”。
坚定的探索者,耐心的教育者
——记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伊朗留学生哈麦
哈麦,一位来自伊朗的留学生。今年夏天,他取得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后的身份,怀揣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梦想,即将踏上新的学术征程。
与人们想象中的理工科男生一样,哈麦喜欢穿格子衬衫,背着黑色的公文包,低调而匆忙。然而,在他放下皮包坐在记者对面的一瞬间,脸上便绽出笑容,真诚而开朗。
哈麦博士毕业在北大西门留影
“中国需要被重新认识”
本科时期,哈麦就想过出国读书,但目的地从未想到中国,直到他前往马来西亚。在那里,他认识了第一群中国朋友,他们开朗自信,向哈麦描述了一个他不曾认识的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并且欣欣向荣的国家。与此同时,他的硕士导师也告诉他,中国的遥感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他到中国求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终于,在朋友的影响与导师的推荐下,哈麦做出了到中国读书的重要决定。
然而,他的家人并不支持他的求学决定,他们更希望他能够去加拿大或新西兰。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是一个太过遥远、陌生的国度,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基本上全部来自于西方的电影,“这里面体现的中国,并不是十分美好的印象”,哈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即便如此,哈麦还是决定独自踏上这趟旅途,“不了解的东西,就应该自己去看看。”
果然,哈麦爱上了这片土地。在中国读书期间,因为科研需求,他必须长时间在全国各地奔波,他前后去过西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桂林等地,跑了大半个中国,这样的经历,使他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他喜爱桂林山环水绕的柔情,也沉醉于西北广袤的草原与绿洲;而在伊朗,他眼中所见大多是沙漠。旅途之中,他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与他同行的中国朋友也会为他讲述当地的民间故事,介绍当地的特色菜品,带他去最著名的景点“打卡”,积极地带领他全方位了解中国。
谈到中国的美食,哈麦也如数家珍。他爱吃辣,在四川做考察研究时也不忘吃上一顿川味火锅,只不过在北京上学的时间长了,吃火锅时总不忘蘸上一碟麻酱。在四川,就因为一碟麻酱,还闹出一个小笑话。在火锅店里,哈麦向服务员要麻酱,服务员疑惑地看了看他,让他出门转弯去茶馆,原来服务员以为他想要打麻将。
哈麦也试图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会说中文的他努力尝试上书法课,和朋友一起去戏院听京剧,虽然剧名已经模糊,但他依旧对剧中的人物与情节津津乐道。他喜欢“京剧”,精巧的服饰道具,与西方戏剧、歌剧完全不同的唱法,都令他耳目一新。他用“美妙”来形容中国文化。“当我来到中国,我才算是真正认识中国。”
哈麦和他的中国朋友
在北大的学习,让我的学术道路走得更稳、也更远
哈麦当初选择北大,是听朋友们说北大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在这里,他能够享受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怀着对学术的热情,哈麦踏入了燕园。他坦言道,北大的学子是他见过的最勤奋的学子,他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与学业考核,同时也具备创新性的开放思维,能够接纳他人的观念并且与大家一起协作解决难题。这些优秀的朋友们也成为促进他更加刻苦努力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并且,在哈麦看来,比起伊朗,北大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哈麦喜欢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他说:“这能够鼓励我更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的思维更活跃”。
哈麦是一个醉心于学术的典型“学霸”。尽管在做科研时遇到过很多难题,但他总是乐于和这些难题战斗,这些挑战恰恰是他一步步实现学术目标的“垫脚石”。哈麦十分感谢自己的导师李琦,总是能够给他科学且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处理一些数据时,李老师帮助他寻找相关工具或是向他建议更优的途径。哈麦也说到,作为一个留学生,想要在中国访问一些精度较高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但正是在老师和实验室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从来没有在数据收集方面遇到难题,对此他一直心怀感激。为了实现日后成为一个高校教师的梦想,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在学术研究中,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他最大的日常爱好。他的导师李琦评价他为:勤于钻研、工作努力、认真踏实,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是一名具备良好学术行为规范的科研人才。
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利用MODIS导出气溶胶光学深度进行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利用了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在内的各种大型数据集,在地理加权回归等空间模型中,以地面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模型和观测)作为解释变量,了解细颗粒物的日分布状态。这项研究改进了该领域数据测量的传统方法。他说:
“我的博士课程教会我不同的编程语言,例如通过MATLAB和Python来执行不同的统计模型和处理大数据集。这些知识能让我的学术道路走得更稳、更远,也让我有幸与伊斯法罕大学研究小组合作,让我对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有了更好的理解。”
旅途中的哈麦
谈到未来,哈麦用“耐心”这个关键词来展望。他早已打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学术事业,毕业后去高校做讲师,一边做学术研究,一边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行业,而教学工作也同样需要专业和耐心。未来的所有挑战,哈麦已经准备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耐心且坚持。
“做老师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自从决定攻读博士学位后,哈麦就将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成教师。他认为,在某一个专业研究深度达到博士水平后,就应当成为一个教育者和传承者,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更多想要从事这个领域工作或研究的人。
在被问到教育理念时,哈麦神色严肃了起来,他认为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首先教师自身应当储备充足的知识,在尽可能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创新思路。课堂的气氛应当是严肃而正经的,应当让学生们在每一次课后都感到有所收获。同时他认为教师的语言艺术十分重要,语言不应繁复以至学生无法理解,但同时也应当严谨规范,避免出现漏洞。
目前,哈麦正在积极面试中国国内几所高校的教职,他说他首选的职业地点还是中国。他喜爱这里的河山,喜爱这里的人,喜爱这里的文化。一如他当初一句中文都不会却决定只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国度的果敢,在未来,他也会将这种勇敢与冒险融入生活的每时每刻。
旅途中的哈麦
采访的最后,哈麦单手托腮,若有思索地说:“北大的学生在国内已经很优秀了,应当选择去国外看看,去学习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知识,开拓更多的视野。”
如他一样,北京大学每年都会迎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能够在同一堂课上产生思维的碰撞。每年,北京大学也会向世界输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这些学生们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各个领域,为推动世界的向好发展而不断努力。
教育是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交流是融合多元文化的渠道。北京大学的每一位留学生,每一位中国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挑起了教育与交流的大梁。
哈麦
1982年出生于伊朗的伊斯法罕,在本国修习土木工程领域的本科课程后,于2008年前往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UTM)攻读地理工程硕士学位,而后于2011年进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攻读博士,2016年7月获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博士就读期间,哈麦荣获中国政府全额奖学金。
博士后工作期间,哈麦尝试采用不同的深度学习方法,如长期短期记忆(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来预测不同时期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目前为止,哈麦已经陆续发表了十九篇学术论文,发表期刊包括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期刊,2018年影响因子5.589)和Atmospheric Environment(SCI期刊,2018年影响因子4.012)两个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的权威期刊。
来源|留学生办公室
采访、文字|刘芊妤、张冉玥
编辑|李芯怡
图片|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