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06
  • 会议动态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6月26-28日,国际学术会议 “断裂与转型:帝国之后的欧亚历史与史学(Between Empires: Ruptur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古典学与中世纪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芝加哥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协办,并获得了北京大学人文基金、北京大学古典学与中世纪研究中心的大力资助。

本次会议所邀请的学者,全部是会议主题所涉及领域的著名史学家。例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陆扬教授、穆启乐教授(Fritz-Heiner Mutschler)、荣新江教授、王小甫教授、辛德勇教授、王晴佳教授、朱孝远教授、日本就实大学的李开元教授、复旦大学的余欣教授、夏洞奇副教授、武汉大学的魏斌教授,暨南大学的李云飞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狄宇宙教授(Nicola Di Cosmo),普林斯顿大学的海米茨教授(Helmut Reimitz),芝加哥大学的佩尼教授(Richard Payne),艾柯德文理学院的奇提克教授(Andrew Chittick),英国牛津大学的郝华德—约翰斯顿教授(James Howard-Johnston)、利兹大学的颜武德教授(Ian Wood),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希思教授(Peter Heather)、维也纳大学波尔教授(Walter Pohl),柏林自由大学的埃兹德斯教授(Stephen Esders)。

在两天半的会议日程中,三十一位与会的著名史学家们,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前沿性学术报告和热烈的学术讨论。他们或者从宏观视角,结合考古新材料、以比较的视野,联络亚欧大陆的东、中、西部,对丝绸之路沿线的交通和历史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总结。或者侧重于一端,或罗马帝国、或汉唐帝国、或伊朗帝国,将其它地区作为参照,对特定地域内的地理、政治、宗教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所得结论令人拍案称赞。通过交流,与会学者认识到,在汉帝国、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瓦解之后的历史进程中,宗教是一个最具有可比性的前沿性研究课题。这些帝国的瓦解,不仅带来了多元化的历史发展可能性,而且也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督教、拜火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如何在这一时期传播开来,如何在地理空间上进行布局,如何与财富和权力进行结合,以及如何创造新的文化话语和认同,这些话题涉及到长时段性历史转换,影响到此后世界历史的进程,是需要加以深入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圆桌会议。王晴佳教授、狄宇宙教授、波尔教授和佩尼教授分别代表北京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维也纳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对进一步在各自的高校举办本次会议的后续性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了讨论。他们广泛征求与会学者的意见,收集议题,集思广益,将联合中西史学家,把欧亚大陆古代历史的比较研究,不断地推向深入。会议在向北京大学致谢的热烈掌声中顺利闭幕。

image024.jpg

image0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