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25
  • 深度报道
  • ghzhb

编者按:

2020年7-8月,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Peking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ummer Institute)首次于线上举行。作为北大国际留学课程品牌项目,国际暑期学院整合北大已有优质项目资源,面向五洲四海学生开放。课程全部采用在线教学方式,吸引了近三百名中外学生参加。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多伦多大学、剑桥大学、巴黎第九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学生与北大学生共同学习,在云端课堂获取知识、交流提高。

本届国际暑期学院内容丰富多彩、学科领域多样,通过语言文化、人文历史、媒体社会、经济管理、政治政策、环境科学等各角度,带来一场“房间里的中国行”。本系列报道将撷选回顾这段特殊时期的在线课程与项目,分享精彩时刻,展现疫情下北京大学探索国际化交流与人才培养的新渠道。

关键词:国际暑期学院、《中国环境挑战》课程



授课教师

郑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前副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郑玫教授积极参与促进北京大学的国际化教育,曾连续4年(2015-2018)亲自带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暑期到国外访学,已有35名学生参加,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目前担任国际全球大气化学(IGA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议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PM2.5来源解析、陆地及海洋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在大气中迁移转化的研究。

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人们除却对于自然力量的畏惧外,更多的是对新兴和既有人地关系中问题的思考。环境,是人们一直需要关注的问题,暑期课程《中国环境挑战》将目光聚焦于此,启发学生深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程设置:高屋建瓴,遴选重点

“我希望这个课程可以体现北大对关注国家、人民和全球环境重大问题的人文追求,同时在科学上我们可以站到科学的高端和前沿,并从气候、能源、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来全面认识环境问题。”在谈设置课程的初心时,郑玫教授给出这样的答案。

十天的课堂,总共三十学时的课时量,郑玫老师在设计课程时,考虑到环境问题本身的庞大知识体系,目前中国对既有问题的思考进程、治理成就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等方面,思考再三后决定把重点集中在对于雾霾的讨论。出于责任心和学者的严谨,在雾霾方面开展深度研究的郑老师在为“中国环境”这个大框架细细寻找落点时并没有选择较为时兴的“新冠疫情下的人地关系”。她认为,这一方向目前不够成熟,还有待收集更多样本和多因子分析,现有的研究比较分散,难以得到有足够内容和有共识的结果以供教学之用,不过待未来成熟,也可以适当放入教学内容之中。相反,“雾霾”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中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和实际成效。

郑玫老师与《中国环境挑战》助教

课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环境观”,不仅讨论了“中国是如何认识雾霾的来源、什么是最有效的政策、是如何达到保持GDP增长的同时而大气污染物浓度能持续下降?”等中国个性化的处境及对策,而且以“全球的视角”涉猎到全球共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例如对于全球变暖和南极臭氧洞等方面的讨论,体现了“全球联系”的思想。

课堂氛围:思想多元,兼容并包

虽然是在云端与多国的学生共话“中国环境”,郑老师还是努力创造互动的机会。不管是每一堂课的发言与专门的讨论环节,还是邀请8位客座教授(其中有5位是杰青、2位同时也是长江学者)来做客座讲座,她希望通过此举创造一种“多元思想碰撞”的良好课堂氛围。

作为学者,在课堂上,郑教授十分乐意分享自己在“雾霾”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她认为虽然我们通过严格执行“大气十条”等法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我们的治理目标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还需继续努力,例如在能源结构上的调整,清洁能源的更多利用。虽然PM2.5浓度近年减少了,能见度变好了,但臭氧污染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对PM2.5和臭氧进行协同治理、对臭氧进行区域联防联控、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精准治理”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8位客座嘉宾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学者,他们结合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对于具体的案例问题进行阐释,如人体健康、大气环境探测、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等,他们的授课使学生们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对课程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课题小组报告

课上,50多名同学云端相聚。他们虽然来自各个国家不同专业,但是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责任心都是一样的深入热忱。每一个问题,他们积极讨论,见解独立。他们不仅对自己国家的环境问题和政策十分关心,并且对于中国等国的现状与治理手段产生很大的求知欲。其中部分学生表达了未来到中国工作的愿望,希望在这一堂课里面收获与环境相关的各种信息。


课后反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大部分同学的本科专业背景不是环境科学,但对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的人群十分关心,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地球公民的责任感(Citizen of the Earth)。”课上的思想碰撞,最终化为普世的“以人为本”,这令郑教授十分感动。

《中国环境挑战》线上课程

课后收集到多份课程反馈,其中不乏有“教授很和蔼,课程帮助很大”“客座专家教给我新东西”“每堂课课前课中都是用心准备的”等好评,但是郑老师认为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一是关于侧重点,郑老师未来会分别聚焦其他重要的环境问题内容,二是关于短学时的考虑,考虑到学生的多元专业构成,郑老师会在保持内容丰富的同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很快地吸收和理解。


郑玫老师与《中国环境挑战》学生

对于整体的课程效果,郑老师感到欣慰且感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对全球和中国环境问题的关心令我感动,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令我欣慰。由于是第一次开设本课程,我们尽量帮助同学们认识中国环境问题和治理历程。同时我要感谢国合部的邀请,通过开设此课程,让嘉宾老师们和我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学子分享我们的认识和感悟,特别感谢国合老师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你们的精心安排和鼓励下,让我有勇气承担这项极有挑战性的任务。”

课程精彩讲座回放:“燕云直播”

https://liveclass.org.cn/cloudCourse/#/courseDetail/3frFP116y0r87cy7


撰稿:刘纬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