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27
  • 新闻快递
  • 北大物理人

  2016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讲座“文学科学70年——我为什么写《南京不哭》”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西楼202厅成功举办。

1.jpg

座无虚席

2.jpg

演讲题目:《文学科学七十年》

  讲座伊始,由朱守华副院长为大家介绍了讲座的报告人,世界知名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终身教授郑洪先生。

3.jpg

朱守华副院长主持

物理学:永恒真理的本质

  郑教授谈吐风趣,从求学再到工作、科研,无所不谈。开讲伊始,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在弱冠之年乘货船赴美留学,在MIT发奋读书,仅两年就从学士到博士毕业的学习经历,激励同学们努力探求学术;同时,教授在学习闲暇之余还经常阅读文学书籍,培养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文化素养对物理人的意义。具体论及自己在“质子对撞截面”这一课题上的计算工作时,他更是打趣说在一些问题上对费曼有些意见,娓娓道来了当年和盖尔曼、施温格等大师合作交流的经历。这些话语向听众展示了一个立体生动的科学工作者形象,也引起台下掌声不断。

5.jpg

名家合作(屏幕上人名依次为施温格、费曼、盖尔曼、杨振宁、李政道)

原谅:宽恕不是忘却

  随后,他直接切入主题,谈到1995年自己在广岛战争学术研讨会上的经历和触动。他说,听到研讨结果是“日本受伤害最深”时,自己内心火热的爱国热情如潮水般涌动起来。他决定,要让中国所受的苦难为人所知。就这样,郑教授开始了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英文小说《南京不哭》的写作历程。

6.jpg

被歪曲的历史(写有Atomic Bomb的传单)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受限于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他的抗议几乎没有效果。苦心写就的,对于广岛战争研讨会的反驳声明,寄给杂志社后也被删减大半。于是,1999年好不容易等到例行年休的他,扔下在美国的一切,回到南京居住了三个月。期间,他四处采风,一边聆听灾难亲历者对那一段黑暗岁月的沉痛记忆,访问屠城往事的亲历者,体会故乡人民的生活气息,一边饱蘸情感、下笔千言。不仅如此,写作小说的语言要求也让郑教授费劲心思。一开始小说风格被同事批评为“19世纪的英文”,这没有令他放弃。经过反复雕琢,文稿一改再改,从一千多页删减回380页左右,让批评和建议都有了成效。增删多次,十年成书,《南京不哭》大功得成。教授自己评价说,这就是他对那段历史的回答。可以宽恕,但绝不能忘记。

  而后,进入观众提问环节。教授和大家亲切交流,解答同学们对于这一历史事件,以及成书过程的疑问。在严肃、思辨的氛围中,讲座最终圆满结束。会后,教授给观众们签名寄语,并和物理学院师生合影留念,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许;而董晓华老师、朱守华老师则代表师生,向郑教授赠予学院院衫以示敬意。

8.jpg

观众提问

9.jpg

签名寄语

10.jpg

董晓华副书记总结发言并代表学院赠送院衫

12.jpg

师生合影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物理人不仅要精于学术,在面前的稿纸和计算机上细密推演,更要关心世界,关心历史,对文学有积累,对生活以及故乡的人民抱有热爱,而后可以成为有情操、有信仰的优秀人才。

主讲人简介

  郑洪教授,生于1937年,祖籍广东省茂名县,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至博士学位。郑教授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学士至博士的学业。之后师从盖尔曼(Murry Gell-Mann,196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中的“雷其极点”(Regge pole)。郑教授三十二岁即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现为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终身教授、世界知名物理学家。1967年至1971年与吴大峻合作研究高能散射场,打破了物理学界公认的“质子横截面为常数”的观念。需要指出的是,费曼和杨振宁均以“质子横截面为常数”为其高能物理研究的基础之一。郑吴理论在1973年被实验证明,《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报道。杨振宁先生在《今日物理学》中称该理论“最后可能和宇称不守恒同样重要”(It may prove eventually no less important.)。

  2016年,郑洪教授历经10年,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倾注大量心血完成的英文小说《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轰动美国学界和海内外新闻界。

作品简介

  《南京不哭》是根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真实经历改编,也是麻省理工出版社破例出版的首部文学作品,此次讲座围绕郑洪教授创作《南京不哭》的心路历程而展开。讲座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举办,让北大学子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时让大家更加明白脚下这座城市的沉重与使命。

---

供稿:郭子瑜 冯钰庭

摄影:物理学院研究生会

排版: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