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19
  • 深度报道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12月8日至10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北阁对话”年会召开。

本届“北阁对话”包括闭门研讨、公开论坛及三场演讲会,聚集了来自美国、俄罗斯、埃及等多国的10位前政要及学者,围绕“适应世界政治的新时期”的主题,共同探讨了世界政治形势与中国的国际角色。

特朗普总统承认耶路撒冷为为以色列首都,朝核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美国衰退”与“中国崛起”的论断争执不休,民粹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消息不时传来……世界政治是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应对这样的新形势? 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行的 “北阁对话-适应世界政治的新时期”公开论坛中,几位前政要和著名学者对此发表了精彩言论。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世界权力正在发生两大转移,最担忧特朗普主义的合流

1.jpg

世界权力正在发生两大转移。一是水平的,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二是垂直的,权力正从政府向非政府转移。‘

朝核问题、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用传统的地缘政治手段无法改变,解决方案在于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当人们谈及美国正在走向衰落时,我的回答是美国并没有衰退。美国在经济、科学技术、人口等方面表现依然抢眼。但是如果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继续维持当前的态度,也即不积极利用美国的权力来组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来应对如网络、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那么将出现满盘皆输的局面。人们问我如何看待新的国际秩序,最为担心的是什么?我最为担心的是特朗普和特朗普主义的兴起,而不是中国的崛起。美国内部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兴起是否将导致美国无法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共同应对世界秩序和安全面对的新的跨国挑战,对此我感到颇为担忧。

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

三权分立正在美国积极运作,中美关系是美最重要双边关系

2.jpg

我认为民粹主义是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民粹主义者。他专门吸引那些美国内一群特殊的选民,这些选民感到自身被全球化的进程所抛弃,因为自由贸易协定、工厂外迁、某些工种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如中国或者墨西哥),他们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当前数据显示美国的经济表现还是不错的,上周公布的美国失业率处于17年以来的最低点。不过即便如此,特朗普的基础选民中依然存着很强的不满情绪。特朗普在全力回应这些不满,特别是通过发表公开言论的方式。当你听到特朗普发表的言论,你必须问问自己,他只是说说而已还是会说到做到?虽然这并不是很容易分辨。

我认为特朗普在军事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外交政策比较清晰,他奉行和平只能依靠实力获得的原则。特提出增加国防开支,相应地其他政府部门则面临着预算降低的压力,比如国务院的预算较之前下降了30%。但是美国三权分立的机制正在积极的运作,截至目前,国会尚没有接受国务院这样大幅度的预算削减。无论特朗普说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他都得面对三权分立的制衡。

我个人感觉问题最大的领域是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他上任后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在他看来这是他迎合自己选民的重要姿态。贸易往往是摩擦的源头,它可能会成为中美关系发生摩擦的源头。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2年陪同基辛格访华,而中国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我认为我们别无选择,中美必须合作,进行持久深入的对话。特朗普政府应该意识到,毫无疑问,对美国而言,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库尔图诺夫:

旧体系的恢复不会将我们带回原点

3.jpg

过去一年,国际体系发生的并不是革命,而是对旧体系的恢复。如果你看一下,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及其提出的对外政策,欧洲的民粹主义,英国脱欧,亚洲的民族主义,我们看到的这些是尝试退出旧的体系努力而不是为了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全球化在过去20年中的缺陷和负面影响。本来是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实现更加广泛的平等的全球化,为何现在却屡遭批判?当然对此有诸多解释,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恢复旧秩序不会将我们带回原点,也无法促进真正的变革。

每一代人都有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希望在座的年轻一代把世界建设的更好。这意味着你们需要分析研究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有哪些问题,需要思考国家、地区身份认同为何如此重要,为何不能被全球认同所取代。

埃及前外长纳比尔·法赫米:

新秩序的建立和中东地区的多重身份认同

4.jpg

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为代表,愿景是防止战争,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在这方面,这一国际秩序运转良好,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为何感到焦虑?究其原因,应该是当前的国际秩序并不能完全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因此需要一个新的、更加公平有效的国际秩序,以更好地回应大家的关切和面临的问题。

中东国家也处在转型的过程中,每个中东国家,包括埃及,都在努力建立一种能够高效地回应民众诉求的体制。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在开罗,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希望找到未来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会问自己,不仅仅是“我们是埃及人吗?”、“我们是穆斯林吗?”、“我们是非洲人吗?”,他们也会问“我们是全球公民吗还是说我们仅有在本国国界之内这一重身份?”

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尔迪·纳塔勒加瓦 :

处理错综复杂国内外关系的东盟经验

5.jpg

东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多元的次区域。在过去的50年中,东盟成功地管理了这一地区的多样性,并避免了冲突,将地区和平扩展至更广范围,并致力于命运共同体建设。不过,作为一个次区域,东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在我看来,这些挑战主要是如何处理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国际、区域、国家、地区层面的问题。东盟作为一个尊重主权和坚持不干涉原则的区域性论坛,希望能够兼顾作为地区和全球发展的区域性治理机构,以便于找到积极的、双赢的解决方案。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

技术进步带来认同焦虑 亚太地区事务变得更加重要

6.jpg

当前人们对未来惴惴不安,对全球化负面作用感到焦虑,技术的进步将全球紧密连接,大家的自我认同受到了威胁。国家发展迅速,民族主义也相应抬头。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工作,我们要开始思考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已经看到了民粹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躁动。

安全和外交领域,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的问题,如领土海洋争端等,还有很多新的威胁,如海事安全,世界贸易等。我们看到全球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因此在这一区域发生的事情变得更加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安全问题,我们地区的繁荣将面临危险。这也是很多国家纵横捭阖,捍卫自己利益的原因,他们有诸多利益需要保护。我们所有人都要保护地区的未来与发展。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

世界政治新时期的三个“冲击波”

7.jpg

一是特朗普现象,在欧洲等地也出现了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政策;

二是人工智能现象,各种新技术革命涌现;

三是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非国家行为体冲击政府职能。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

朝核问题上的中美不信任

8.jpg

朝核问题不仅是朝鲜和美国相互不信任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里也有中国和美国互相不信任、美国和俄罗斯相互不信任的问题。在中国很多人眼里,美国并不真想解决朝核问题,不想解决的原因是想找中国的麻烦。而在一些美国人眼里,中国本来可以帮助美国和国际社会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也就解决了朝核问题,但这些美国人说中国并不真想解决朝核问题,中国想给美国找麻烦,让朝鲜问题拖住美国。如此一来,两个国家虽然在朝核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也都希望和平使朝鲜弃核,但因为相互之间不够信任,无法就如何解决朝核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消除误解,减少不信任才能促进朝核问题和平解决。

---

“北阁对话”是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邀请具有深厚学术修养、丰富政治经验和长远战略眼光的国内外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的活动。

2014年起,国际战略研究院每年举行一次“北阁对话”。这是北京大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示的举措之一。研究院致力于将“北阁对话”打造成一个高端平台,促进国内外国际战略界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探讨和研判世界局势,助力中国国际角色的扮演,最终推动世界政治中的合作共赢与包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