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0-18
  • 深度报道
  • 冯子涵

  秋风轻拂过未名湖的水,燕园又如期迎来了一批来自大不列颠的客人。历经跨越欧亚大陆的数小时的飞行,二十余位来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与硕士生在这个秋天如期而至,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学期或一年的学习。他们按照课程的安排进行汉语的学习,同时也修习了一些中国学相关的研究课程。在这里,他们浸润在全中文的环境之中学习生活,也积极走出校园,亲身体验点滴中华文化,全方位地认识、了解中国。

  自2001年项目启动至今,北京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项目已经顺利开展了十五年。十五年间,数百名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学子来到北京,进行汉语学习和中国学研究,遍览中国山河,度过了一段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时光。

一、在这里,学习中文

  这次来到北京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年级从大学二年级到硕士二年级不一,他们之中大多有过一到两年的中文学习经历。年级虽有差异,但在英国求学期间,他们都是以中国学作为他们的主要学习内容。围绕“中国”这一对象,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学中最为感兴趣的方面开展研究。谈及在北京大学这一学期学习的重点时,他们纷纷表示,学好“中文”是他们最大的目标。

  龙亚瑟(Yasser Nasser)是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业二年级的研究生。之前在牛津大学他已经有过一年的汉语学习的经历,但他的汉语水平仍然停留在“能读说不好”的程度。在北大,他主要学习汉语口语、汉语报刊阅读和汉英翻译三门课程。他表示:“我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跟中国学生交流,提高我的汉语水平。沉浸在全中文的校园氛围中,我的汉语水平也能有较大的提升。”

image001.jpg

龙亚瑟在山东青岛五四广场

  同时,北大老师与英国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也给予了他们新奇的体验。亚瑟提到,在牛津大学,课堂上发言更为自由,但在北大的课堂上,老师会一个个点名学生起来发言。这样的方式会让他更为专注,在课堂上更加的集中。而来自剑桥大学大三的学生贝安莉(Alexandra),则对北大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赞不绝口。她表示,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她和她的大多数同学们都会有个人爱好的领域,而在上课期间,他们不仅可以学习语言,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上课时向老师提问。同时,老师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例如讲述一些北大的历史和五四以来的民主科学的思想,让来自英国的留学生们在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大学这片校园的同时,学习到更多中国历史和汉语的知识。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同学对中国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并且得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安莉提到,她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感兴趣。小时候她曾经读过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激发了她继续进行中国研究的兴趣。她在北大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时发现,易卜生等人的欧洲作品,在百年前的中国很受欢迎,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也有很深的影响。在课堂上聆听中国老师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也使得她看到了另一视角下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同面貌。

  同时,为了帮助提高同学的汉语水平,北京大学也开展了针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项目的语伴活动。语伴在校园学习生活上给他们提供了全面的帮助,带领他们熟悉北大的食堂和各项生活设施,同时也会协助他们参加社团活动。通过一对一的形式,牛津和剑桥的同学不仅收获了一段跨国的友情,也能够进行更多的口语练习。他们会和语伴一同出外用餐,一同在泊星地咖啡馆喝咖啡聊天,他们谈天说地,讨论个人的经历,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就中英的教育系统的问题交换意见。在聊到语伴时,安莉特别提到了中秋节时她的语伴给她亲自送来了月饼,在这个中国传统的“团聚”时节,让远在异乡求学的她感到了家庭的温暖。正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和真心,让他们倍感亲切。

二、在这里,发现中国

  对于大多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同学而言,参加这次项目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在北京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即使在书本上对中国有了不少的了解,初来一座些微陌生的城市也常常使得他们有许多惊奇的发现。丰富的中国食物,庞大的人口和拥挤的街道,略微有些严重的空气污染,不尽相同的校园风貌,或许有的有所耳闻,有的未曾发觉,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都给予了他们一个更为确切的认知中国的契机。在点滴的对比中,他们更新着对中国的印象,也发现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中国。

  魏舒墨(Samuel)是来自牛津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来北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四处。谈到他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时,他用了“新旧交融”这一词语加以概括。喜爱旅行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到了北京的许多景点游玩,其中最令他深刻的一次旅行便是在景山的旅行。爬上景山山顶,俯瞰北京这座城市,他看到了古老的北京城恢弘的古建筑和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高楼大厦在此共存。这种新旧交融的特征所展现的,正是中国近几十年崛起的历程。经济的迅猛发展,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当代中国在完成从古城到现代化都市的转化的过程中的历史记忆,都在这交错的建筑中得以保存。

image002.jpg

魏舒墨在景山俯瞰北京城。他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新旧交融的中国。”

  贝安莉则讲述了她第一次出租车的故事。出租车司机告诉她,来到北京,比起三里屯和朝阳区,大栅栏和雍和宫等更值得看看。安莉表示,现在她最为感兴趣的,就是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胡同。她说:“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而胡同里的北京,才是她心中真正的北京。”

  而细致入微地观察着这座陌生的校园的英国同学们也发现,燕园这一方小小的土地,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缩影。当问及他们最喜欢的燕园的角落时,他们不约而同地称赞着博雅塔的宏伟,也对西门及其周围的古建筑赞不绝口。对中国历史兴趣浓厚的龙亚瑟对北京大学的校园甚是喜爱,因为置身于其中,他真正感受到了燕园百余年的文化沉淀,触摸到了想象中古老的中华文明。但同时,正如魏舒墨所言,东门附近的现代化的建筑,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当络绎不绝的人潮往来其中,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学习,一个“国际化”的中国也仿佛跃然纸上。燕园以其包容和日趋国际化的氛围将来自英国的学生们揽入怀抱,他们也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当代中国。

  留学生办公室也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举办了丰富课外活动。进校以来,两校同学一道去爬了慕田峪长城,还一同观看了杂技表演。谈起慕田峪长城时,大家都说那是“伟大”的奇观,攀登的过程中,宏伟的长城让来自英国的同学叹为观止。当然,同学们也并未将脚步囿于北京。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安排,计划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中国的大江南北看看。他们有的计划去上海一览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的计划去河北的农村看看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广袤的中华大地,各地都有着别样的特质,吸引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

image003.jpg

魏舒墨在慕田峪长城

三、在这里,联通世界

  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项目运行至今,已陆续培养了数百名留学生。半年至一年的燕园生活使得他们对中国积累了深刻的感情,即使项目结束,回到学校,他们依然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与变迁。在中国的这段经历给予了他们人生的新路径,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都继续从事着中英、中欧交流事业。而这些抉择,都与这段弥足珍贵的交流经历,息息相关。

  在北京短短几个星期的生活,也使得他们对未来有了一些想法。虽是初次到来却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活的龙亚瑟表示,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够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而生于爱尔兰,长于比利时,求学在英国的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热爱学习不同语言,有着外交官梦想的魏舒墨则表示,与欧洲的语言相比,中文背后承载的是与欧洲完全不同的文化。现如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他的外交官理想也更容易实现。而醉心于中国文学,特别爱读书的贝安莉则说到:“在英国去图书馆的时候,能够看到很多关于中国人的书。但是英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还不太深。虽然我还不知道将来具体要做什么,但是我希望今后,能够帮助英国人了解中国。”

image004.jpg

贝安莉在颐和园

  不少曾经参与过项目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学生在结束本科学习后也选择了再一次来到中国深造,如今年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作为首位留学生学生代表发言的白若汐。这位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的女孩曾于2014-2015年参加过北京大学-剑桥大学项目。燕园的时光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底蕴深厚的校园,知识量庞杂的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校园活动,还是近距离观察中国、认识中国的便利,都让她对这里念念不忘。本科毕业后,她选择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继续探索、了解她深爱的国度。

image005.jpg

白若汐在2016年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又到丹桂飘香时,迎来送往,北京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项目已在燕园,度过十余个春秋。一批又一批异国面孔通过这些项目来到这里,通过北大的窗口认识中国;一批又一批在北大学习过的欧洲学生回到欧洲,在异域的土地上继续着对中国的潜心研究,传递着他们在这里生活的真实所见所闻。他们在燕园中,与中国学生一起生活,交流着他们人生的点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样的画面令人欣喜。历经百年历史沉淀的北大在新时代里继续担负着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使命,积极地推进着国际化校园建设的进程。通过这些项目,北大积极搭建起与世界一流名校沟通的桥梁,吸纳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来到北大学习深造。在二十一世纪,践行着对外开放合作战略、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北京大学成为了全球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而北大的故事,也因此继续在世界舞台上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