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16
  • 深度报道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image002.jpg

1997年阴历丙子年,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安南就任联合国秘书长、香港回归祖国、江泽民首次正式访美......北大社团的历史也将铭记:1997年,全国高校第一个专注于国际交流事务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正式成立。

倏忽20年,随着中国外交砥砺前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随着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互联互通日渐紧密,北大SICA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在北大校园内促进各国学子沟通互动、在国门之外提供学生国际交流机会的窗口和平台。

2017年7月1日,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20周年社庆在北大中关新园群英宴会厅隆重召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SICA的许多老校友共叙一堂,共同回顾社团20年发展的光荣历史。

image003.jpg

【立足北大,峥嵘岁月】

“SICA填补了北大在学生国际交流社团的空白”

——北京大学教务部

据当年协会创始主席团成员、现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先生回忆:20年前的北京大学,校园里的国际国内学生虽同处一室但缺乏交流,且北大外事工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但没有合适的对接平台。时任北大外事处(现国际合作部)主管领导、现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老师对此感到很有缺憾,恰好SICA应运而生,正逢其时。

从此,北大SICA就在郝平老师的指导下承担起团结留学生、支持学校外事工作的重要任务——

SICA在北大校园内首创语伴项目,使得今天的北大学子可以通过SICA的TPIS官方项目渠道结识外国留学生、共同练习语言技能;

SICA还曾承担照顾留学生的任务:2003年“非典”期间,SICA会员曾专门去负责安抚被限制外出的留学生的情绪;

SICA从2004年开始协助筹办第一届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至今,为各国留学生创造了一个传播本国文化的平台;

每当有重要外国领导人、驻华使节来访,英语出众、谈吐得体的SICA会员们总是承担外事任务:1998年克林顿访华并来访北大,SICA就曾派出会员进行接待并在其讲座现场进行提问......

种种事迹表明,SICA立足于北大校园,为北大的国际化发展一直贡献着力量。

【中流击水,放眼世界】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SICA在20年来茁壮成长,不仅连接校内的国际学生,还走出校门和国门,与各大世界一流高校建立长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北大与世界连接的桥梁,也承担了民间外交的重要使命。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所大学像北大这样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作为北大的“长老”级社团,更是与中国致力于提升国际社会地位、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戮力同心,与中国外交的发展轨迹同路前行。北大SICA旗下目前设有16个国际交流项目,活跃在世界各地——

image007.jpg

FACES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作为北大SICA与斯坦福大学合办的项目,来源于对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的反思——经历过这次中美的冲突与外交的低谷,FACES希望能够增进中美两国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了解,担负连结中美当下与未来各领域精英的桥梁。FACES在北大得到北大教育基金会、斯坦福中心与国际合作部的大力支持。FACES曾荣幸邀请到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美国时任驻中国大使洪博培、美国时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中国时任外交部部长(现国务委员)杨洁篪等主旨演讲嘉宾,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事务领域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学生论坛,并且致力于通过中美青年国际交流为中美外交做出更大贡献。

“这(FACES活动)是一场跨越大洋的头脑风暴”

——人民日报

“京论坛”(JING Forum)作为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两校学子创立的学生论坛,成立并举办于2005年中日关系的冰河期,旨在通过两国未来精英及领袖间的沟通和研讨增进彼此的了解。“京论坛”一直提倡以开放的姿态与思维审视两国间的民族争议和冲突,建立两国青年间的互信关系和特殊的友谊,为中日关系的良好走向打下基础。SICA的同学们在“京论坛”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中日和平孜孜努力。在201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SICA“京论坛”还协助筹办了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

“‘京论坛’旨在为中日双方未来的精英们和有意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和寻求合作交流机会的年轻一代,提供一个沟通和了解的平台”

——人民网

image013.jpg

SICA“京论坛”成员会见现任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

中阿跨文化交流之路(CAMEL)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大学生间第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交流项目。项目响应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号召,直面穆斯林世界与非穆斯林世界的差异与矛盾,以青年的姿态建立共识与友谊,从而促进未来中阿青年与中阿国家和平发展。CAMEL以文化体验作为中心,辅以议题探究,并在会期中积极与大使馆,学术机构,公司企业等展开密切合作,为双方提供了解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平台。

“中国驻卡塔尔大使李琛表示,中卡长期友好,此次北大和卡大文化交流项目是双方交流合作的良好开端,祝愿该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为增进两国高校和青年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image017.jpg

中国驻卡塔尔大使李琛接见SICA - CAMEL代表团

中国的“一带一路”延展到哪里,北大SICA旗下的十余个项目也就分布在哪里——SICA向南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国家开花结果,向西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高校进行交流,还与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士的高校建立合作,将辽阔的欧亚大陆连接在一起。从渤海湾到波斯湾,从马六甲海峡到英吉利海峡,都有北大SICA的身影。北大SICA放眼辽阔的世界,打造了一个北大国际化发展的环球网络,20年硕果累累。

image019.png

SICA旗下的项目

【殷切期望,砥砺前行】

1997-2017年,国际社会在这20年间发生着深刻的转型和变化,北大SICA的同学们也贴合着时代的脉搏,站上青年推动社会变革的潮头。北大SICA的学子曾与英国剑桥的同学在康河边谈论政治哲学,与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同学在波斯湾的夜色中泛舟高歌,与美国各大名校的同学在斯坦福夫妇墓前的星空下交流人生感悟,与日本东京大学的同学们在京都岚山上讨论中日关系的未来,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同学在胡志明市的摩托车大群旁穿行,与瑞士的同学在阿尔卑斯山上远眺,与法国巴黎高科联盟的同学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徜徉......未来,北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同学们还将在世界各地继续创造更多的故事、留下更多的回忆。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SICA作为北京大学的社团始终发扬着北大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积极的姿态充当北大学生与国际接轨的窗口。”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SICA在过去20年对北大国际交流、北大国际部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非常感谢你们!”

——前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

在SICA的两个十年圆满结束、第三个十年即将开启之际,许多社团的在校成员、已经毕业的校友们对SICA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来自北大党委、团委、国际合作部的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团中央等社会各界也都对北大SICA怀着殷切的期许——

前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老师(前SICA指导教师),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先生(97-98主席),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副局长尚英女士(97-98副主席),建银医疗首席投资官成若之先生(00-01主席),碳云智能合伙人覃璞先生(02-03主席),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李磊先生(04-06主席),北大国际合作部交换学生办公室主任马岚老师(06-07主席),威灵顿资产管理公司股票分析师田肇寰先生(07-08主席),斯坦福大学MBA张怡然女士(09-10副主席)......诸多前辈在北大SICA社庆系列活动上祝愿SICA越办越好,同时期望SICA承担更大的责任,不仅服务于北京大学学生,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更要砥砺前行,在民间外交的最前线开疆扩土,播种和平的种子。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提到,“文明交流互鉴是古丝绸之路留下的精神财富,民心相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也将继续秉承“一带一路”的精神,推进各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

image027.jpg

SICA第21任主席团与部分校友

20年很长,长过很多在校北大学生的年龄;20年又很短,对于一个立足北大、放眼世界的组织来讲,正是年轻的时节,正该奋发有为、励精图治。

伴随着中国的腾飞,SICA被时代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全新的十年,立足北大、立足中国,北大SICA的成员们希望把协会打造成一个民间外交的平台、一个SICA人的港湾、一个北大同学走向世界的起点。北大SICA希望能够从青年开始,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相互尊重、平等共赢的对话机制,增进了解,打破偏见。20年来,SICA人走出北大,活跃在世界各个舞台上,发出自己理性的声音,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SICA人在世界各地发光发热,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新的十年,SICA的使命是:做世界青年的沟通纽带,让世界看到当代中国

新的十年,SICA的愿景是:集合最优秀的人,做最酷的事情

新的十年,SICA的口号是:立足北大,放眼世界

第三个十年,SICA与各位北大学子一起成长,立足北大,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