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21
  • 深度报道
  • ghzhb

编者按

公共政策+数据分析

看似深奥难懂的研究领域

有了思辨与技术赋能

就能研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用高效合理的政策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

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国际政策暑期项目(PKU-UChicago International Policy Action Lab Program)

连接两所高校、多个智库和国际组织

为每个有志于公共事业的青年搭建起学习政策分析的基础


暑期密集的课程

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

不仅带来实用的学科知识

更为这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提供了交流互助的平台


我们邀请IPAL项目优秀校友

分享他们特别的经历与收获


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国际政策暑期项目(PKU-UChicago International Policy Action Lab Program)是北京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Harris School of Public Policy)联合开设的面向国内外学生与相关人员的暑期项目。在2021年7月19日至8月20日的五周时间中,来自全球各国的项目参与者学会掌握与熟练运用经济计量工具与R语言技能开展国际政策分析,在教授指导下完成实践研究项目。在课余时间,学生与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的项目参与师生一同参加各项社交活动,广结师友;并有机会聆听受邀学者及嘉宾讲座,深入了解国际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郁怡欣在职人士,IPAL 2021级校友

参加IPAL项目之前,郁怡欣已在国际发展领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在非洲推进国际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招商引资的经历,让她心怀人文发展理念,也意识到自己需要发掘数据分析技能,进一步打开国际发展工作的格局。

郁怡欣IPAL 2021级校友

在国际投资与发展领域发光

郁怡欣本科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那时,参加国内外志愿活动和基金会项目的经历点燃了她从事国际发展的热情。郁怡欣发现,投入这项事业的工作者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或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或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大家共同的特点则是热情、耐心。他们不在乎工作是否符合传统意义上的“高薪”、“体面”,而是实实在在地将人类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前进动力。在这样的积极影响下,郁怡欣决定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深造,学习发展研究专业,毕业后于2018年到2021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从事相关工作。

郁怡欣在埃塞俄比亚参与的“非洲投资与增长合作伙伴”(PIGA,Partnership for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Africa)项目由英国政府出资,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负责执行,旨在帮助非洲国家在轻工制造业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吸引来自中国企业的高质量投资,以推动其实现就业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工作,看似只需要宣传介绍即可完成,但实际上协助一个项目在非洲落地,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期间的工作会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还要求工作者对本土和国际市场需求、当地和周边国家法律、关税问题等诸多情况有深入了解。正是这份工作的复杂性让郁怡欣发现,想要让国际发展工作更上一层楼,除了对行业的热情以及宣传和沟通能力之外,还需要长期积累很多技能,其中就包括数据抓取和分析的能力。虽然此前她接触了不少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议题,也没少和数据打交道,但郁怡欣还是希望能系统地学习定量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从2020年底,她就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但也担心自己从职场回到学校无法迅速适应。在朋友的推荐下,郁怡欣申请了看起来比较“新手友好”的IPAL项目,希望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尝试学习定量知识。

用数据拓宽人类发展的视野

在学习IPAL项目时,部分知识对没有系统学习过计量经济的郁怡欣而言充满挑战。教授们授课的知识量很大,课程节奏也十分紧凑,好在助教们的帮助让郁怡欣更好地理解了所学内容。她还记得助教们几乎手把手教大家建立回归模型,如何解读回归分析结果,帮同学们解答STATA和R语言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疑问,让吸收知识、融汇贯通地理解数据分析成为可以攀登的高峰。灵活的答疑时间、开放的学习平台,干货满满的经济学讲座,让晦涩难懂的知识鲜活起来。

课程的顶点项目(Capstone Project)为郁怡欣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她和队友聚焦的主题是阿富汗难民返回祖国后面临的生活挑战。要完成如此复杂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家都面临不小的压力。但是按照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一步步导入数据、清洗和分析数据,及时通过学习平台提问和讨论,郁怡欣和同学们一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通过一次次的运行数据,她对题目的了解不断加深,也更加认识到数据分析对公共政策工作的重要性。

圆满完成项目的学习不是终点,而是郁怡欣开启下一阶段的新起点。她还在继续深入学习定量研究和数据分析,并将继续从事国际发展的工作。她认为IPAL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量化知识的起点,不仅为在政策和经济专业继续深造打好基础,也有助于打开未来的工作格局。有了数据的支持,她能从事的工作不限于倡导宣传工作和定性研究,而是可以综合地运用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更加深入和立体地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用扎实的调研帮助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袁佳宇本科生IPAL 2021级校友

参加IPAL项目时,袁佳宇同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这段项目经历让她收获了知识、友谊,也拓展了思考问题的视角。未来,她会延续这些技能和思维,继续学习公共政策相关专业。

袁佳宇IPAL 2021级校友

高密度的公共政策学习=兴趣+投入

袁佳宇同学相信,北大-芝大暑期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既需要学习者很好的个人天分,也需要全力投入。

早在2020年春季学期,她曾到加州伯克利大学参加一学期国际学习交换(Berkeley International Study Program),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项目后期学习转为线上。因此,佳宇也积累了不少在线学习的经验。对比两段学习经历,她觉得IPAL项目并无逊色。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2021年的IPAL暑期课程也主要在线上开展,佳宇却觉得课程学习质量毫不逊色。除了完善的课程设置,充分且灵活的办公时间、答疑时段、助教辅导等配置让IPAL项目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课程强度虽大,但她能够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学习计划。

项目参与者的求知若渴,让线上课堂的学习气氛不减热烈。面对复杂的知识,只要一两位同学走出舒适圈大胆提问,这种积极的互动就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整个课堂。时差和学习形式的变化并未阻碍项目参与者们前进的脚步。

回顾课程内容,袁佳宇同学对R语言的学习记忆犹新。每天编写代码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可以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不断进步。要解决编程中的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解决了某个问题并不意味着找到了最优解。在讨论和相互答疑中得到的启发,可以帮助参与者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代码。

不断优化的代码,持续书写的友谊

像代码的开放性一样,佳宇在项目中体验到的互动也是积极而活跃的。借助项目使用的ED平台,可以看到所有人提出的问题,每个同学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讨论、相互答疑。在这样的氛围中,她收获了助人为乐的成就感和跨越地理距离的友谊。为了在紧凑的学习时间内把问题研究透,她曾和在项目中认识不久的同学连麦学习,两人不知不觉地把代码敲到了半夜两点。屏幕中一闪一闪的代码亮过夜空的星光,写下的数据分析无限的探索空间。

IPAL项目通过密切的学习讨论和丰富的社交模块为参与者们搭建了友谊的桥梁。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也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群,大家在项目结束后也会找机会在线下见面聊天。袁佳宇觉得,参与这个项目并不局限于上课学习知识,也有助于扩展社交网络。只要自己不断探索,可以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数据分析打破刻板印象,赋能政策研究

这段经历让袁佳宇同学对公共政策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她曾经觉得公共政策的研究领域比较偏向文科,但是在通过大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无论是公共政策的分析、管理,还是公共事务研究,都得到了更有力的量化支撑。定量和定性思维的结合,不仅使公共政策研究摆脱枯燥和浅显,更让研究者在不断的反思与验证中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刻板印象。佳宇记得,她和组员的顶点项目(Capstone Project)研究题目是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沃尔玛连锁超市为例,针对美国口罩政策对消费者行为影响作统计分析。在开始分析数据前,大家预估要求佩戴口罩、鼓励接种疫苗的政策会对消费者行为起到较为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但是经过大量数据抓取、数据清洗、按需找出因子和变量,再到绘制图表、做出统计分析的描述性解释,结果普遍表示这个政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没有预期中那样显著。在数据的支持下,他们不断修正着自己在公共政策领域的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

未来,愿袁佳宇同学带着这种思辨的逻辑继续投入公共政策领域的学习。期待IPAL项目带来的知识、思想和友谊能为更多研究者照亮前进的道路。


黄玉致硕士生,IPAL 2020级校友

黄玉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2021届的毕业生。在完成IPAL项目的学习之后,她继续深入学习数据分析,目前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学院。

黄玉致IPAL 2020级校友

揭开政策研究的神秘面纱

就读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黄玉致一直对公共政策很感兴趣,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并参与了IPAL项目,不仅让她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公共政策研究和芝加哥大学,也让政策分析成为具象化、可操作的研究,而不再是她以往印象中深奥晦涩的概念。

由于已经有比较扎实的计量经济学基础,黄玉致在项目中以更快的速度适应了课程的节奏。而出乎意料的是,R语言成为了她在整个项目中最喜欢的课程。此前,黄玉致没怎么接触过编程,也一直以为编程是很让人头痛的难题。但是IPAL项目的课程内容短小精悍,涵盖了很多的信息,老师的教学也特别系统化,让黄玉致发现编程可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对学习公共政策懵懂的向往,到了解怎样分析政策,再到能够熟练运营各种工具去分析,黄玉致的前进方向也越来越清晰。

同侪压力?同舟共济!

回顾自己在IPAL项目中的学习状态,黄玉致会小小地惊讶于自己的积极和热情。她想,大概是有趣的学习内容、教授独特的教课方式、学习平台中热烈的学术氛围带动了她。同期的一位同学也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在项目结束后申请研究生阶段分享感想,相互化解焦虑。两个优秀的同学也都如愿被芝加哥大学录取,还在开学前见了面,将线上的友谊延伸到了线下。

在学习之外,人际交流也是一份意外的收获。无论是同学们的破冰活动,还是学校组织的讲座交流,都充满活泼、开放的气氛,项目参与者们能够在彼此信任和相互鼓励的环境中共同进步。

此外,和助教的高效沟通、导师-导生会议也让黄玉致在一对一的交流中听取到前辈们的建议,在职业发展和生活规划上都有了新的认知。

因为IPAL项目和编程结缘,黄玉致也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相关课程。相信未来的她,能够用数据分析在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继续探索。


樊华 本科生,IPAL 2021级校友

樊华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的本科生,在经历IPAL项目的学习后,她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做出了更多思考。

樊华IPAL 2021级校友

打开数据分析工具包,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樊华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很清晰的想法。本科二年级时,她就希望能到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学院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业,因此自然而然地接触到IPAL项目,并决定通过这样一段学习经历提前了解这个专业的知识和实际应用领域。

回顾项目的学习内容,樊华最喜欢的是R语言课程和顶点项目。在此之前,她也曾在Coursera等网站自学过R语言课程,但是没有想到IPAL的课程内容如此充实,提供的材料和资源拓展包也非常细致且实用。完成了IPAL项目R语言课程的学习,樊华才觉得自己真正掌握了R语言,能够独立地清洗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绘制图表。

在项目学习期间,樊华进一步强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顶点项目的挑战中,项目参与者要根据给定的公开数据库,选择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撰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政策备忘录(policy memo)。对樊华而言,运用在项目中学习的标准写作格式、首次做定量的政策报告都是全新的体验。要用好在课堂上学习不同的回归模型,需要通过大量的数学运算去理解其机制,这对没有学过高数的樊华来说稍有些吃力。她积极地拓展学习范围,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去区分不同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为了把报告写得更严谨,她不仅反复学习了课程资料,还就在网上用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增进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也在和助教的讨论中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樊华觉得,项目涉及的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弥补了自己能力上的短板,也让她在用定量方法完成结构完整的政策报告中找到了乐趣,更加坚定了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的决心。

当她带着问题打开数据分析的工具包,前路也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明晰起来。

搭建跨学科的桥梁,让世界变得更好

掌握数据分析技能,使樊华在学习国关专业时也有了更加立体的思考角度。除了像R语言、STATA这样的硬技能之外,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模型也可以帮助她直观地分析问题。人文社科类学科对学生方法论的培养往往偏重与经验研究,学生多用阅读史料文献、案例论证等方式完成对某一议题的探究。而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樊华就像拿起了解决问题的工具包,在面对政策分析时会首先思考如何更严谨地解决问题。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她带来了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途径。

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与思考,樊华对公共政策的宏观性和复合性也有了更加敏锐的感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必然面临很多问题。在比较宏大的问题面前(比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疫情等突发风险防控等),人们往往无法用单一的学科去提供非常全面的解决方案。樊华认为,公共政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搭建一个跨学科的桥梁,综合利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更好的解决问这些问题,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陈睿本科生,IPAL 2021级校友

陈睿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市场营销2018级学生,目前已经收到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学院的offer,将在硕士阶段攻读MPP课程。

陈睿IPAL 2021级校友

定性框架之外的思考

陈睿本科学习的市场营销专业是偏管理类的商科,涉及的研究和方法论多偏向定性或逻辑推演的思维模式。比如通过逻辑梳理和不重复的分类去支撑商业战略与方法论。在IPAL项目中首次接触到计量经济学,陈睿又打开了分析问题的全新角度。计量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是数学与统计,其衡量的内容无法直接用定性的框架抽象地分析,而是要求具体的计算,再归纳分析。哪些因子会引起边界的变化,因子的改变又会引起多少具体变化,是有很大研究空间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和思维要求研究者根据不同的限定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这为陈睿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睿还记得,秦雪征教授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为自己带来的极大启发。秦老师在10天的时间里以清晰的结构和递进的逻辑讲完了几乎涵盖一个学期的内容,又帮助同学们在短期内重点掌握了可以快速应用于研究的关键技能。虽然本科并没有学习过计量经济学知识,但秦老师清晰的授课、耐心的答疑解惑为陈睿带来了很好的学习体验。

交流带来的收获

与很多同学一样,陈睿在项目专属在线学习平台上收获了互帮互助的友谊和知识的启发。学习编程的“萌新”们难免遇到代码出现程序错误,在技巧不熟练时凭一己之力解决程序错误往往要耗费很多时间。在平台上,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问题代码抛上去,很快就会有同学回应,大家一起去找错误,相互解答疑问、提供建议。

除了同辈的协作之外,项目前辈的建议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答疑时间,诗琳老师为同学们介绍芝大MPP项目,给出了不少实用的申请小贴士。得益于她的建议,陈睿尽早提交了申请,也顺利得到了提前批录取。

蓄力待发,展望未来

陈睿在本科期间的实践经历主要介于商业咨询跟公共领域,如公益咨询、政府项目等。在未来完成公共政策的学业,他依然会从事咨询行业,也是对本科背景的一个延续。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对某些经济议题有一定贡献之后,陈睿可能会尝试投入多边发展银行,既能发挥专业所学和数据分析技能,又可以为更宏观的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未来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相信他和每一位项目参与者对知识的全心投入都会成为探索世界的引擎。


相关介绍

北大-芝大国际政策暑期项目有来自全球各地顶尖大学的学生参加,他们在为期5周的时间内完成有关课程学习,接受基于实证和经济计量方法的学术和实用培训。项目将以北大和芝大两校严谨的治学传统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优质的跨学科体验与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在全球视野下开展政策研究的能力。


相关链接:

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国际政策暑期项目通知

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国际政策暑期项目系列活动来了!


撰稿:林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