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3-03
  • 人物专访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上天”与“落地”,润物细无声

——专访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

在“汉语热”扑面而来的当下,孔院研究悄然兴起。中西合璧、深入考镜。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特邀在汉语国际化教育、跨文化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以学术的视角解读孔院的存在并对孔院发展指引路径。

专家简介:

赵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898196679662519335.jpg

(一)言己:从学习者到教学者

记者:

作为对外汉语教育的专家,您认为自己的专业背景与海外求学的经历对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哪些帮助,或者说给您带来了哪些优势?

赵杨老师:

一方面是语言优势,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国际同行交流起来也更加顺畅。另一方面是视野优势,让我能够看得稍远一些。比方说,在剑桥大学学习几年后,我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理解得可能更深刻些,更清楚咱们在哪方面有差距,哪些方面在接近,哪些方面有优势,这些对我工作和研究都有帮助。

此外,学习英语以及在国外的学习经历也加深了我对于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可以说,只有当你深入了解了两种文化之后才会有比较,只了解一种文化,是没办法比较与批判的。学习外语可以让一个人更具批判性,因为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在比较辨别中又要有所坚持。学习外语也可以让一个人更具包容性,你知道自己现实的生活是什么,但对自己现实生活之外的可能的生活方式又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没有原则的接受和没有原则的批判都是不可取的,外语学习和出国留学有助于让我做到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这是我的专业和经历给我带来的优势。

828765502296567204.jpg

(二)论道:从理论到实践

记者:

如何将习得与测试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层面,对于这一点您有何心得体会?

赵杨老师:

语言习得研究始于教学,但后来越来越偏重理论。习得研究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为教学服务;第二个目标是对普通语言学和语言本体研究有所贡献,即通过对语言学习规律的探索,探究普通语言学原则和语言的本质;第三个目标是发现语言习得自身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向教学和习得的本体研究。

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教学实践的层面,肯定是有的,区别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有的成果马上就能用,有的则需要打造才能用。我对于将习得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两端”——上天和落地。所谓“上天”,就是要有高精尖的东西,就是要出理论,就是要引领这个学科的发展,就像金字塔的塔尖一样,越高越好,越尖越好,越有解释力越好。所谓“落地”,就是让金字塔的塔基尽可能大一些,把教学的一些问题,诸如“三教”问题——教师、教材、教法——踏踏实实解决好。具体到学院现实,“上天”体现在有很好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能够引领这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落地”体现在基础建设方面,如目前学院正大力推进的资源建设,诸如慕课微课的建设推广。前年我们在Coursera上推出了第一个汉语学习慕课,学习者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真正的“落地”。“上天”与“落地”这两端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各有各的目标,我们应该兼顾。

记者:

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我们而言,英语的学习已然贯穿了我们从小学直至大学的学习生涯。那么汉语在未来有没有可能也像今天的英语一样,成为其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语言?

赵杨老师:

一个国家的语言能否成为国际上的优势语言与这个国家的硬实力有密切关系,是这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影响力的体现。汉语在一些国家已经进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在有些国家(比如英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现代语言”之一。但是,学生在从几种现代语言中做出选择时,会做出一个投入产出比的权衡。要想拿到相同的成绩,与学其他语言相比,学习汉语往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的推广。

汉语到底能不能在未来进入各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像今天的英语一样呢?十几年前,我在一个讲座上说,英语是最后一个优势语言。为什么呢?因为时代不同了,计算机的出现使其可以大规模处理语料,从而实现准确快捷的机器翻译。机器无法单独识别“刀子快”中的“快”指的是锋利,“跑得快”中的“快”指的是速度,但是当有大量语料输入而且机器能够做出加工时,它是可以识别的。借助技术,未来我们之间的交流不一定通过外语,而是各自说母语就可以了。工具的发展必然会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使得一部分人改变谋生手段或生存方式。其实,这个世界一直就是这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过去人人都在做的事现在变成了一部分人的职业。将来学外语也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的事情,因为如果仅出于工具目的,机器就够用了。除非你真的希望深入了解一种文化,才有必要学习语言。 

458078318614486391.jpg

(三)展望:事业与学科,大局与细节

记者:

您的观点确实非常前沿,那么在这样一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同的人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学习汉语,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教学与推广时,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赵杨老师:

一般来说,学习外语有两种动机。一些人是出于工具动机,想要学习外语来实现考试、求职的目的,另一些人则是出于融入动机,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文化。这两种动机并不是必然分开,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动机研究的新进展是,除了上述两种动机,还有一种被称为“二语自我动机”,简单地说就是自我实现的动机。一个人学一种语言,没有求职考试这样的工具动机,也不是为了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或者说这种语言的人,他只是感兴趣,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实现了自身价值。联系到教学,教师要权衡好知识的系统性和技能的实用性,还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有些汉语学习者中间放弃了学习,跟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不够有关。

我一直认为,对一个老师而言,比能力更重要的是责任心与激情。这两点在学识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识的不足。有些老师的汉语知识未必丰富,但学生就是愿意跟着他学,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老师自身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好的老师都是“人来疯”,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作为一个导演引导学生动起来,而他导演的身份又是通过自己演员的身份来实现的。这绝不是说语言知识不重要,我的意思是说,除了语言知识和教学知识,一个老师应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最理想的教学是教师本人就是动机源,只要他往那儿一站,学生就愿意跟他学。如何让自己成为动机源,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激励者、引导者,这是包括孔子学院教师在内的所有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记者:

作为我校孔院的理事会成员之一,对于孔子学院这十年来在全球的汉语推广工作,您有何反思、建议或者展望?

赵杨老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学院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无论是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还是学习汉语的人数,特别是中小学中学习汉语的人数,近年都有显著增长。

需要反思的一点,在我看来,是事业与学科的关系。这几年汉语教学作为一项事业发展迅猛,但作为学科,发展速度有些滞后,一个证据是,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还在不断讨论学科定位问题,为什么?说明这个基础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远没达成共识。但如果一直这么讨论下去,而不能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会一直停留在目前这个水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汉语教学事业轰轰烈烈,但有分量的研究却完全不成比例,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远没有形成。本来学科和事业应该相辅相成,互为助力,但目前看,追求短平快效果的事业和探究机制与规律的学科出现了矛盾,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离开了事业的学科不会落地,离开了学科的事业不会走长远。

近年来,我们在汉语推广方面的造势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就该着眼于具体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房子盖好后,该好好考虑布置什么家具、每个房间实现什么功能了。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很多,比如学习者喜欢什么样的学习产品、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产品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等。只有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汉语推广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有可能沦为一场运动。

展望孔子学院的未来,我觉得应该朝两个方向努力,一是研究要跟上,让扎实的研究成果为孔院健康成长做贡献,促进事业和学科的同步协调发展;二是汉语推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认真研究机构需求、教师需求、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研发产品,实现政策制定者、研究者、教学实施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实现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